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谋划“交大思政建设方案”,依托中心建设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于2022年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示范中心基于全职涯培育、中心-分中心机制、教学研究理念,形成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并面向一线教师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输出和展示优秀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整合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学术资源形成发展合力,中心于2023年春季学期开始专题推送交大一线教师思政建设专项结题“优秀”的项目论文,并向广大学者与一线实践者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和实施课程思政融入《中外影视史》课程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首先基于学情分析,明确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包括拉近学生与电影历史的距离、培养团队合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增强创新精神和电影人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深入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强调中外电影史上经典影片的选取与分析,以及中国电影史的唯物史观教育。进一步,通过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视频制作三线并举的教育模式,推进融入式思政育人。最后,通过观察学生表现、小组课题汇报、视频作品分析和访谈调研反馈,对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反思和改进建议。
关键词
中外影视史;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唯物史观
一、引言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全球通行的语言与艺术形式,具有跨时空和文化的特点,在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中外影视史》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是专业技能和知识传授的平台,更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本课程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基于影视艺术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等特点,聚焦中外电影史的发展脉络、经典作品分析与批判性思考,从教学内容中提炼思政元素,同时注重教学方法创新,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一)课程分析
《中外影视史》课程专为上海交通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二年级学生设计,班级规模在16名学生左右,以小班化教学模式进行,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亲密和互动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随着专业培养计划的改革,《中外影视史》课程的课时量由原来的4学分调整为2学分。由于电视史论更倾向于传播学范畴,因此,本课程将聚焦中外电影史这一范畴展开,这一调整旨在优化课程结构,更高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确保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吸收和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
尽管学生对中外电影发展史有基本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并不深刻,缺乏对电影史深层次意义和影响的认识。学生也未能充分认识到电影史对于提升艺术鉴赏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启发创意思维的内在价值,从而缺乏主动探索和深入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事件分析和电影作品研究,提升批判性思维,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程致力于通过深入的历史事件分析和电影作品研究,让学生感受到电影艺术的脉动,从而提升他们的情感参与度和批判性思维。通过了解电影的发展历程和背后的文化意义,学生将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这种认同感和自信是学生深入理解和欣赏电影艺术的基础,也是他们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
2、通过小组讨论和项目研究,培养团队合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设计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感兴趣的项目研究中共同探讨电影的深层主题和艺术表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还能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与同伴共同克服挑战。
3、学会分析电影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增强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通过探索电影史中的原创性研究问题,以开放的心态探索电影艺术的无限可能。通过对经典电影作品的深入分析与二次创作,学生将学习到电影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展现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积极探索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课程也着重于培养学生以影视创作和传播来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激发他们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从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文化魅力贡献力量。
三、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建设
(一)注重选取中外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串联电影史
通过精心选取中外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我们不仅能够串联起电影发展的脉络,更能在教学中实现价值观念的传递和塑造。
在外国电影史的教学中,本课程特别注重选取那些与社会历史紧密相连的电影案例。这些电影不仅反映了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迁,而且展示了电影作为艺术形式如何参与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变革。通过对这些电影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同时鼓励他们对外国电影中的信息和观点进行批判性分析,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中国电影史的教学中,本课程着重选取那些思想性与艺术性有机统一、凸显民族气派的电影案例。中国电影史上各个时期都有许多能够与国外作品相媲美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成就,更传递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精神。
在新中国电影史教学部分,结合与时俱进的时代背景,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电影创作与传播的优越性。
(二)注重论述中国电影史的角度,树立唯物史观
在本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开发中,还特别注重论述中国电影史的角度,旨在深化学生对中国电影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的理解,并在中外电影的文明互鉴中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精神传统,使学生理解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树立唯物史观。
首先,中国电影史的红色基因与家国情怀是中国电影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对电影大师及影史经典的研究,一个重要工作是提炼其中的红色基因”。[1]
此外,本课程还注重在中外电影的文明互鉴中论述中国电影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的同时,感悟中华文化价值和精神传统。
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和实施途径
结合影视学科手脑并用的培养特点,本课程探索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视频制作三线并举,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融入式思政育人。
(一)课堂教学的深化
课堂教学是思政育人的基础。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够深入参与教师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从而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转变。
课前,采用任务驱动法,围绕每个教学专题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布置学生对学习资料(影视作品、阅读文献等)进行预习。
课中,通过问题导入、情景与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围绕课前布置观摩的经典作品,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拉近与电影历史的距离。
课后,在微信群、Canvas答疑,跟进学生关于课堂教学的疑惑,及时给出指导建议。
(二)课题研究的拓展
课题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探讨、以及团队合作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探索未知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设定了课题研究的方向:自行组队,每组人数不超过4人;自选论题,在中外影视史范围内;考评因素:(1)选题的原创性(有问题意识,鼓励以往研究较少的话题,或者挖掘新的论述角度);(2)资料的翔实性(尽可能搜集使用第一手资料);(3)论证的合理性(史实与论点之间的匹配,结构的安排)。
课题研究贯穿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从开题立项、研究过程到结题展示、形成论文,注重以科研思维训练贯穿研究全过程,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与此同时,在最后提交小组论文的同时,每位同学还需要提交一份800字的研究论文,以描述和总结个人在小组课题中的贡献度和研究局限,从而使学生注重对研究过程进行自我反思,体现从知识、能力到思维、价值的升华,对思政教育的理念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三)视频论文的创新
“视频论文是数字互联网时代兴起的一种视频研究或视频写作形式,它由论文电影和录像艺术演化而来。目前已经成为当代电影分析、批评或学术思考的有力工具。”[2]本课程将视频论文这一前沿范式,引入电影史课程创新性考核中,选取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神女》《马路天使》《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冰山上的来客》《芙蓉镇》《城南旧事》等经典电影,提供了八个方向的思考题,要求学生任选其一,创作5分钟的视频,对经典电影进行二次创作,可利用电影镜头段落剪辑、文字说明、画外音解说等,体现论点与论证,并附上1页纸,对视频的创意构思进行阐释说明。
视频论文这一形式是对实践教学多元化的一种摸索,拉近了在新媒体环境中浸染长大的Z世代学生与久远的电影历史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大师作品的同时促进专业精神认同,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艺术责任感与使命感。
五、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分析
本课程采用了多个维度来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考察。
(一)观察学生表现
通过全面细致地观察学生表现,旨在深入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情感反应、思维活跃度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对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包括观察学生的问题提问、课堂讨论、小组互动和行为习惯,以评估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习进步、适应能力、创新创造力以及价值观的体现。同时,关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情感反应和态度变化,评估他们是否能够展现出批判性思维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观察学生在面对不同观点时的讨论和辩论能力,以及他们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并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
同学们对电影的认识有所深入,相比未选课之前,能够认识什么是好电影,从而将电影当作一门艺术来接受。普通观众所理解的可看性不强的影片,例如《黄土地》等第五代早期探索片,甚至他们以前从来不看的早期的黑白片,如《神女》《马路天使》《夜半歌声》《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等都获得了同学们的青睐,并且在课堂上表现出对讨论电影案例的强烈兴趣,研讨参与度高,加深了对中国电影的思想和艺术成就的认知,可见文化自信在增强。
(二)小组课题汇报
从学期初的开题汇报,到学期末的结题汇报,可以看出同学们对选题研究思路的认真思考,对第一手史料的深入挖掘,并且在汇报中呈现出小组互助合作的浓厚学习氛围,以及对研究过程的反思性思考。
举例如下:
研究论文选题 |
学生在课程思政目标上的进步 |
《1933—1937年电影过审路径研究》 |
拉近了与电影历史的距离,深刻认知了中国左翼电影艺术家在创作与传播这些后来成为电影史上思想与艺术经典作品的艰辛不易,提升了情感参与度。 |
《“十七年”反特电影与其他国家间谍片的反派形象意识形态呈现》 |
深化了对中国电影红色基因和家国情怀的理解,并在中外电影的文明互鉴中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和精神传统。 |
《儿童形象被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所运用的深层原因探究》 |
认识了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对社会进步、公平正义的意义,进而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增强批判性思维。 |
《21世纪以来沪语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流变》 |
增强了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电影创作观念,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的改革开放进程,感悟到社会主义制度对于电影创作与传播的优越性。 |
(三)视频作品分析
视频论文所涉及的经典电影,都是同学们在课堂上讨论最热烈、情感触动最多的作品,所布置的视频论文题目,也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深入体验中国电影经典的思想与艺术成就,去深刻感悟中国电影人对电影民族化与现代化的不懈探索与追求。
对这两轮同学们提交的作品进行分析,比较集中选择的题目有:“《神女》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无声电影艺术的最高峰吗?”“《小城之春》如何体现了费穆对中国电影的民族化追求?”“《城南旧事》为什么说是中国散文化电影的成功典范?”并且很多视频都采用了创新性的媒介融合手段,集中深挖经典电影中思想、艺术与文化的中国性,有些视频还将这些美学风格与当下电影创作相提并论,进行批判性思考,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正如有论者指出的“历史必须与时代互动、对话,同时借助社会的发展反思、重审历史,才能使历史成为可供当下参照、借鉴的经验,才能真正实现史类课程的教学目标及价值。”[3]
(四)访谈与调研反馈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会不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访谈,并在本轮课程结束后对全部16名学生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研,了解学生的体验感与获得感。
在课程内容反馈方面,电影作品分析是吸引度最高的部分(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程度的选项之和为 100%)。
在课程产生的情感影响方面,选项排名较前的两项是:增强了对电影艺术的热爱(93.75%)、增强了对中国电影历史的兴趣(62.5%)。
在课程产生的价值观影响方面,选项排名较前的两项是:促进了个人审美能力的提升(100%)、提升了团结互助的品质(75%)。
总体来说,本课程在实现拉近学生与电影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提升团队合作精神等目标上获得了学生的肯定式反馈,但在其他一些维度,例如促进个人创新思维的提升、强化作为未来的影视从业者的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认可度还有待加强。
课程思政永远在路上,教育教学的探索亦应无止境。本课程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在进一步深化教学内容的同时,考虑本课程有限的课时数量,通过丰富教学案例库以供学生课外拓展学习,增强课程辐射的广度。课程应当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将电影史的学习与当今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紧密相连,以此提升课程内容的现实意义和教育的深远影响。
作
者
简
介
艾青,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电影电视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影视党支部书记,上海市晨光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书育人”(个人)二等奖、“凯原十佳”教师、佳和优秀教学奖、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论、影视与媒介文化研究。获聘上海交通大学首批“教学设计师”,主讲课程被认定为校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思政建设获评优秀等级,指导的本科生获“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TOP 1%)”奖,指导的研究生获“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等多项荣誉,指导学生拍摄多部影视作品获评7项省部级以上奖项。
参考文献
[1]杨新宇.中国电影史教学中提升文化自信的实践路径[N].中国电影报,2023-02-01(010).
[2]韩晓强.作为电影研究方法的视频论文[J].电影艺术,2021,(06):52-58.
[3]张霁月.史类课程教学新视野:兼顾时代与文化——以中国电影史教学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7,(05):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