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旨与目标
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教学发展中心于2021年春季学期开始设立“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基金,旨在帮助教师明确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科学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和检验效果。专项的实施目标在于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优势与特色
本专项的优势分为以下三点:(1)结合教学发展中心课程设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的力量,帮助学科教师对课程思政目标进行凝练和提升;(2)采用过程性评估方式,分阶段、分批次开展研讨活动,通过立项开题、中期研讨和结项答辩等环节,对立项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估;(3)项目推进采用多背景、多学科课程交叉管理的方案,方便教师对课程思政设计的理解和相互借鉴。
实施流程
该专项每学期运行1轮,每学期末启动新一轮专项基金的申报工作,项目周期为一学期,采用院系推荐制,每个学院限推荐1门课程,申报课程须在申报学期开课。项目实施流程图如下:
1. 学习及开题
① 课程负责人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学习,学习内容由教学发展中心提供;
② 课程负责人提交开题报告,介绍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构想(如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原有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解决方案等)。
2. 学习交流与思政设计
① 邀请2-3位课程思政结项优秀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展示,并与立项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② 完成课程思政设计表。
3. 集中研讨
分批次进行课程的集中研讨(每门课程进行10分钟汇报+15分钟研讨),每批计划进行5-6门课程。 整体设计不够完善的课程由课程负责人进一步优化思政设计并参加二次研讨。
4. 结项与总结
① 课程负责人进行8分钟的结项汇报;
② 课程负责人提交专项基金结项报告。
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结项汇报:
(1)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设计(考虑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课程特点等)
(2) 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开发(从哪些方面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组织内容)
(3)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何种方式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或触发学生的思想转变)
(4)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分析与讨论(课程思政教学的成效,包括但不限于:教师对思政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估,例如,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在课程思政目标指向方面的变化,学生对于思政效果的反馈等等)
(5) 结论与反思
运行情况
截至目前已运行9期,共有196项结项,整体运行效果良好。
以下为教师的反馈:
“今天听了几位老师的汇报和专家点评(包括给我的建议),又长进不少,很好的提高机会!”
“每个老师都有精彩之处,三人行必有我师,学无止境。”
“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还有中心的老师们,费心啦!的确每场次活动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