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学发展中心活动集锦(四)

2025-09-23 8

本期纲要

2025.5.21-2025.6.20

1. 教学活动

  • 诸葛群碧:“HI+AI”课程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 张伟鹏:智能化教育未来: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引领的教学变革
  • 柏金妍:项目式学习
  • 梁竹梅:AI智能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 牛宇戈:做好学生的陪伴者
  • Zied MOUMNI:How to Become a High Level Engineer

2. 教学咨询

  • 教改说课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3. 教学培训

  • 中心举办“2025年第二期新进教师大学教学基础课程(一)”培训

4. 促学活动

  • TECC社团:照亮与被照亮——支教旅程的所得与反思
  • 童善保:统计分析实践中的常见陷阱
  • 张兴旭:建立优势:深度自我认识与策略性成长
  • 李鲍:智能体搭建进阶篇——工作流

5. 教学学术

  • 杨烨:生殖系统智能知识图谱建设
  • 2025年第三期课程教学设计示范观摩及研讨
  • 2025春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专项结项答辩
  • 2025年春季学期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结项答辩
  • 第一轮课程教学设计专项指导反思交流会

教学活动

诸葛群碧:“HI+AI”课程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5月22日,中心举办了“HI+AI课程设计的探索与思考”教与学讲坛。集成电路学院副院长诸葛群碧教授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AI)与教师(HI)在教学模式中的融合创新,分享了AI赋能教学、课程设计优化及实践应用的前沿见解。活动为教育创新提供了宝贵思路,进一步推动了教学效果与学习体验的提升。

 

张伟鹏:智能化教育未来: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引领的教学变革  

5月23日,中心联合教育学院举办了“智能化教育未来:人工智能与神经科学引领的教学变革”教与学讲坛。南洋理工大学张伟鹏副教授从神经科学视角剖析了AI对人类认知过程的影响,探讨了AI时代数字素养的培养与教育伦理的融合路径。他强调,AI应作为认知发展的赋能工具,而非替代品,以促进教育公平与心理健康。

 

柏金妍:项目式学习 

 

5月29日,中心举办了“项目式学习”教学工作坊。教学发展中心咨询师柏金妍老师深入解析了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理念、设计原则,以及激发学生参与的有效框架。参与者通过互动学习,掌握了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提升学生的适应力、思维能力和问题提出能力。

 

梁竹梅:AI智能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6月5日,中心举办了“AI智能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教学工作坊。教学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梁竹梅老师深入解析了教学智能体与通用AI工具的区别,指导参与者基于学习科学构建智能体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教学场景探讨应用路径。活动聚焦AI技术如何助力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前沿实践方法,有效推动教学智能化转型。

 

牛宇戈:做好学生的陪伴者

6月18日,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做好学生的陪伴者”的第十一期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会。农业与生物学院牛宇戈研究员结合四年班主任经历,以唐文治先生育人理念为引,分享了如何通过贴心陪伴塑造学生品格,助力学生成长。她提出“品行优先”的带班策略,并以《食品毒理学》等课程为例,展现了教学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Zied MOUMNI:How to Become a High Level Engineer

 

5月28日,中心举办了“How to Become a High Level Engineer”教与学讲坛(全球版)。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法方院长Zied MOUMNI教授介绍了用于培育卓越工程师的法国Grandes Ecoles体系,重点介绍了这一制度与经典大学制度相比的差异和优势。同时,他以SPEIT学院为例,介绍了如何培养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的卓越工程师。

教学咨询

教改说课赋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为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本月组织了四场教改说课与微格教学活动,围绕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设计创新、课堂互动优化、课程思政融入及信息化手段应用等核心板块展开深度研讨。共有5人次教师,6人次专家参与。

教学培训

中心举办“2025年第二期新进教师大学教学基础课程(一)”培训

6月17日至20日,中心举办了“2025年第二期新进教师大学教学基础课程(一)”培训,共有31个院系、研究院的106名新进教师参加。培训内容涵盖了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计、AI辅助教学以及教学演练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新教师快速融入大学教育体系,提高教学效能。

促学活动

TECC社团:照亮与被照亮——支教旅程的所得与反思 

5月21日,中心与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照亮与被照亮——支教旅程的所得与反思”讲座,特邀科技教育交流协会(TECC)分享支教经验与反思。TECC社团成员孙培钧、张楷岳、邱添、陈欣怡、杨星月同学详细介绍了支教活动的策划流程、现实挑战及优化路径,展现了公益活动的真实切面。此次活动不仅为参与者提供了宝贵的支教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大学生的公益热情与社会责任感。

 

童善保:统计分析实践中的常见陷阱

5月28日,中心、研究生院、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统计分析实践中的常见陷阱”讲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童善保教授深入剖析了多重比较、HARKing和隐性数据泄漏等三类常见统计陷阱,帮助研究者规避错误,提升统计分析的规范意识。童教授凭借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结合实际统计学应用案例进行了分享。

 

张兴旭:建立优势:深度自我认识与策略性成长 

6月4日,中心与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建立优势:深度自我认识与策略性成长”讲座。教学发展中心咨询师张兴旭老师深入解析了优势对自我实现的杠杆作用,系统讲解了优势识别与应用的四大核心方法,助力学生发掘个人潜能。活动通过理论结合案例,引导学生将优势转化为成长支点。本次活动为交大学子的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提供了关键指引。

 

李鲍:智能体搭建进阶篇——工作流 

6月11日,中心与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了“智能体搭建进阶篇——工作流”微课程。教学发展中心咨询师李鲍老师深入解析了智能体工作流的核心逻辑与实践场景,通过现场演示指导50余名师生完成个性化智能体搭建。活动聚焦大模型时代的学习效率痛点,以“理论+实操”形式突破传统工具限制,助力构建隐私安全的专属AI助手。

教学学术

杨烨:生殖系统智能知识图谱建设 

5月22日,中心举办教学研究设计与优化(九)线上活动,第一人民医院杨烨老师以“生殖系统智能知识图谱建设”为主题,介绍了如何用AI知识图谱进行知识体系整合,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参会老师共同探讨了如何打磨、优化教学设计。

2025年第三期课程教学设计示范观摩及研讨

5月23日,中心举行了2025年第三期课程教学设计示范观摩及研讨活动。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余海珊老师、智慧能源创新学院曾美容老师分别就课程《碳核算》和《低碳能源与气候变化》进行了教学设计的示范。共有17位教师和学科专家参与研讨。

2025春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专项结项答辩

6月3日,中心举行了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专项结项答辩。答辩分三个场次进行,共有20位教师进行了结项汇报。各项目负责人围绕拟解决的教学问题、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证据、自我反思等方面,对课程整体的创新与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

2025年春季学期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结项答辩

6月12日至13日,中心举办了2025年春季学期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结项答辩,28名一线教师与10位专家参与。各项目负责人围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开发、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分析与讨论、结论与反思等内容进行结项汇报。现场专家根据教师们的汇报及提交的结项报告等材料进行了评审,并为教师们提供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建议。

第一轮课程教学设计专项指导反思交流会 

6月19日,中心举行了第一轮课程教学设计专项指导反思交流会,与会教学设计师对课程教学设计咨询与指导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与反思。大家围绕在课程教学设计过程中承担的具体角色、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感受、取得的专业收获以及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领域等方面展开了深入交流。通过这次交流,与会人员对课程教学设计咨询与指导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提升。

 

 

 

供稿:谢艳梅、张兴旭等

编辑:王竹筠

审核:孟佳

排版:孙悦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