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笔记太惊艳了!如何上好一门课?听听杨立老师的教学心得

2021-10-14 962

导语

READ

教师对"卓越教学"的追求是大学教与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动力。“卓越教学之路”栏目的设立旨在讲述教师追求教学卓越中教与学的故事。

 

杨立

 

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曾任国际著名企业日本ガイシ株式会社(NGK Insulators, Ltd.)中央研究所主任研究员。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动力电池材料研究所副所长、电化学与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并任上海交大教学督导。首届上海“浦江人才计划”获得者,曾获上海交通大学首届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 、“十佳”教师奖、“教书育人”一等奖,2017年获上海领军人才称号,2019年获评全国模范教师,2020年宝钢优秀教师奖。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交流贡献奖”获得者。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连续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合作出版日文版专著一部《最新鉛電池—低環境負荷技術と長寿命・再生技術》 (2010),主译日文版《无机化学》教材一部( “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2015))。申请日本,美国,欧洲、PCT及中国专利60余项,大部分已授权。

 

上好一门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字体俊美、逻辑清晰的备课笔记

“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让科研回归课堂、反哺教学的教育理念

这是杨立老师上好一门课的关键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以怎样的教学理念、态度和方式去上课。自2003年回国到交大任教以来,杨立老师始终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认真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他认为教书育人是大学教师的第一要务,“不忘初心上课,不负真心育人,不违本心做人”是他信守的教育准则。

 

 

师者,当以“上好课”为天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杨立老师心怀育人的使命感和对大学讲台的敬畏感,认真准备每一门课,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下面给大家分享杨立老师的教学经验与心得。

 

一、赏心悦目的备课笔记

俊秀潇洒的黑色笔记、简单干净的红色批注、彩色荧光笔划出的重点、作为内容补充的便条贴……这本厚厚的、堪比“教科书”的笔记,正是杨立老师《电化学原理》课程的备课笔记。同样还有几本精心撰写的备课笔记,整整齐齐地陈列在杨立老师办公室的书柜之中。

 

 

撰写备课笔记是杨立老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也是他教学生涯中的乐趣之一。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杨立老师在备课时都会手写备课笔记。他的备课笔记中清晰直观地呈现了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设计。撰写备课笔记时,杨立老师会围绕着教学目标提取出该堂课上学生需要掌握的几个重点,并设计课程讲解的逻辑路线和具体内容,同时他会在笔记一侧注明何时需要讲解、何处需要黑板板书、哪里需要呈现PPT。

 

 

备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对于一些每年都会开设的课程,杨立老师的备课笔记也会做新一轮的更新。他会将最新的相关资讯、相关科研成果以及上一届学生反映的兴趣点与难点填充进教案之中,使其成为第二年课堂教学的亮点。这种将时效性和实践反馈融合进教学的授课方式,能引导学生跳脱课本束缚,主动进行探索,避免仅仅成为“知道分子”。

 

 

杨立老师在备课时注重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在课堂上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他会带领学生了解章节和章节之间的过渡,引导学生关注已学知识和未学知识之间的关联,也会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课程之间的潜在关系。他非常重视绪论课程的讲解,绪论教学应着力突出绪论的引导性,使学生对整门课程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有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要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在科学领域的“偶像”,让他们看到自己想要努力的方向,激发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兴趣和勇气。

 

 

二、灵活多元的教学形式

杨立老师在细致准备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巧妙设计课堂环节与形式,形成了自己的授课特色。

(1)课程不应局限于一本教科书

杨立老师上一门课时不会指定一本特定的教科书,而会选择列出一批参考书。这些参考书都是经过他自己阅读之后择取的。以《电化学原理》课程为例,杨立老师会在看过几十本相关书籍(包括相关中日英文著作、论文版的书籍等)之后,为学生制作参考书目清单。学生即可围绕着授课知识广泛阅读相关书籍,并根据课程重点或个人兴趣点进行精细化阅读。

杨立老师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索十分重要,因为这能促成知识的内化,他也相信学生有足够的自学能力。因此,在实际授课中,对于教材中已详细讲述的部分,杨立老师一般会略讲,鼓励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对于书上一带而过但很重要的知识点或是存有争议、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杨立老师往往不会轻易放过,会在课堂上进行较为细致的讲解和透彻的分析。

 

 

(2)将PPT课件与板书相结合

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在现今的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常态。对此杨立老师表示,PPT课件可以用来辅助教学,但它并不能替代板书。在课程的讲授中时常会涉及公式的推导,简单的PPT呈现往往无法让学生全然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推导。推导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思考,理解公式的推导思路,关注其要点、难点,感受公式之美、思维之美。除了公式的推导,杨立老师也会以板书方式归纳整理课程的关键点,给学生充分思考、理解及记忆的时间。通过PPT课件与传统板书的有效整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力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参与知识讲解

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亦是杨立老师课堂的一大亮点。针对课程的某些兴趣点或难点,杨立老师会设计相关课题题目,安排各组学生随机抽签来获取题目。每组有3-5名学生,其中每三个小组会抽取到相同的题目,即他们将针对同一内容进行讲解。学生在备课的过程中自主查阅资料、准备PPT,最终作出各具特色的讲演。在每组讲演过后的互动提问环节中,负责同一主题的其余两个小组的学生可以提出他们自己备课或听课时遇到的相关疑问。杨立老师在最后作归纳与点评。学生们在共同备课、互相讨论、互相解答、教师归纳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得以提高,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得以加深。

 

三、科研反哺教学的教育理念

 

 

杨立老师努力做到用科研成果反哺教学。以电解质教学为例,电解质在电化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传统电化学教材中,电解质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以介绍水系电解液为主,充其量涉及部分有机电解液。事实上,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高性能的电解质体系的开发可谓日新月异。杨立老师对电解质有长期的系统研究和积累,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把包括离子液体电解质、聚合物凝胶电解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全固体电解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介绍给学生们。同时,他也让学生们知道目前各类电解质存在的尚未解决的课题,这样就大大丰富了电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们感到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值得自己投入的领域,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站在大学的讲台之上,杨立老师始终满怀激情与敬畏之心,全心全意投入教学,收获了学生的广泛好评;他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交大学子。

记者:周欣怡 周奕扬

整理:周欣怡 周奕扬

编辑:张兴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