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教育学院的岑逾豪老师做客教学发展中心教与学讲坛,分享了对学生发展理论的思考与实践经验。来自我校和兄弟高校的70余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学生发展理论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解释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规律,指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岑老师认为,学生发展理论能够指导教育者引导学生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其对自我、对世界、对人际关系、领导力和跨文化问题等的认知水平。岑老师简单介绍了学生发展理论研究这一领域的概况及分支理论,着重介绍了整合型发展理论(Integrative Development Theory)体系中的自我主导发展理论(Theory of Self-authorship Development)。她从认识论维度、个人内在维度、人际维度上分析了学生从遵循外部程式、十字路口徘徊到实现自我主导的心理发展过程。
岑老师强调 ,教育者的作用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声音。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的学习伙伴,给学生创造挑战的同时也给予他们支持。依据这一逻辑,岑老师展开讲解了学习伙伴模型(Learning Partnerships Model)的内涵,包括知识是复杂性的社会性建构、学习者自身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习是分享权威和专长的过程等要点。岑老师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3C”模型,即复杂性(Complexity)、建构(Construct)、分享(Communicate),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讲述了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该模型。
在活动最后,岑老师就学生发展理论应用于教育研究和实践、学生成长阶段评价指标、世界一流大学应用学生发展理论的教学改革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互动交流。老师们发言积极踊跃,对学生发展理论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活动学术性强,对教师提升理论素养、促进学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撰稿:冯冉
编辑:谢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