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钧耕教授分享精品教材及新形态教材建设经验

2022-04-25 776

4月23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获得者童钧耕老师做客教与学讲坛,带来“精品教材及新形态教材建设经验分享”。来自我校和兄弟高校的130余位老师线上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讲座的开始,童老师重点讲解了教材编写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教师应确立为学生编写好教材的信念。在教材编写准备期间,应对国内外已有教材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拟编写内容对应的学时数、读者对象、专业和生源层次等方面进行明确定位,归纳并整理重要的知识点。在教材编写前期,需要广泛收集例题、习题、思考题、案例、数据和心得等资料,并梳理思路,形成整体框架。以《工程热力学》教材为例,童老师介绍了教材设计的主线和需要落实的重点、难点,并简要说明了编写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随后,童老师结合《工程热力学》教材,阐释了教材内容建设的原则。主要包括:“削枝强干、紧扣主线”,将非必要的内容剔除,从逻辑的主线去延伸,编写时应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起点提高、重心后移”,内容编排可不拘泥于形式上的完整性,舍弃非必要的概念和证明过程;“与时俱进,及时更新”,结合当下时代背景,调整教材中的案例或表述,适当运用新技术形态完善教材设计。

 

 

最后,童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历,总结和分享个人心得体会。他认为,优秀的教材编写者会注重平时的积累,及时引进国内外成熟的研究成果,避免简单的内容剪接,保持表达风格的统一,并在编写过程中适当设置“冷静期”。

 

 

在热烈的交流互动环节后,本次教与学讲坛圆满结束。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本次讲座对于教材编写工作的构思、准备和整体设计都具有较大启发和帮助,为今后的教材编写工作提供了翔实的指导和有益的借鉴。

                                            供稿:冯冉

                                            编辑:谢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