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纲要
2025.2.20-2025.3.20
1. 教学活动
· 王丽伟:面向自适应学习的AI+HI课程建设
· 沈宏兴:教育新技术赋能高质量教学
· 刘维:法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
· 马昱春:AI赋能课程建设与案例分析
· 教学圆桌对话: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I-Powered Classroom Teaching
2. 促学活动
· 丁阳晖、张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申请经验分享
· 黄议达、冯二虎:国自然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申请经验分享
· 吕晨昕:从极客到冠军再到极客创业者——技术,科研和生产力的探讨
· 李鲍:微课程:人工智能学习工具
· 朱弘恣:如何在大学阶段学好“程序设计”
3. 培训项目
· 助教培训
· SophX知识图谱专项课题培训会
4. 教学学术
· 教学设计师颁证仪式
· 教学设计类专项启动会
· 教学设计创新专项开题研讨
· 课程思政专项学习交流活动
· 课程思政专项小组研讨
· 教学发展基金中期交流
5. 交流合作
· 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
教学活动
王丽伟:面向自适应学习的AI+HI课程建设
2月27日,中心举办了“面向自适应学习的AI+HI课程建设”的教与学讲坛。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丽伟教授介绍了AI教师+HI导师课程变革计划背景,分享了AI平台助力“工程热力学”课程进阶研讨的实践经验;人文学院刘元春副教授则探讨了AI平台在“汉字文化”课程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两位专家从理工与人文不同学科视角,阐述了如何通过AI+HI的融合教学模式,实现因材施教、提升学习效率,为构建“AI教师+HI导师”自适应学习体系提供了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沈宏兴:教育新技术赋能高质量教学
3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沈宏兴研究员作“教育新技术赋能高质量教学”主题报告。他认为,教育新技术通过智慧教室建设、教学平台优化、多模态资源建设及AI应用,推动构建高效智能的个性化教学新生态。他强调技术服务于人才培养本质,通过教育技术深度融合为高质量教学赋能,奠定高素质人才培育基础。
刘维:法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
3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刘维副教授作“法学教育中的批判性思维”主题报告。他认为,法学教育需超越条文记忆,分阶段培养批判性思维,本科夯实基础理论,研究生以问题导向提升研究能力,并通过AI与版权法等前沿案例训练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为多学科高阶思维培养提供实践参考。
马昱春:AI赋能课程建设与案例分析
3月20日,清华大学马昱春教授作“AI赋能课程建设与案例分析”主题报告。她认为,AI技术需深度融入课程建设,结合编程课程探讨大模型在优化教学策略、革新学习方式及创新考核体系中的应用。她提出通过AI重构师生互动模式,平衡技术赋能与教育本质,并以实践案例解析教学改革路径,为智能时代课程高质量发展提供方法论支撑。
教学圆桌对话: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I-Powered Classroom Teaching
3月13日,上海交通大学吴继刚副教授主持题为“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AI-Powered Classroom Teaching”的教学圆桌对话。对话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及AI+教学的发展方向。
促学活动
丁阳晖、张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申请经验分享
2月26日,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申请经验分享”的创新思维训练营。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丁阳晖同学和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张硕同学分享了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中的实战经验与技巧。重点介绍了本科生国自然基金概况及申请流程、选题凝练方法以及申请书撰写与答辩技巧等。本次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与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
黄议达、冯二虎:国自然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申请经验分享
3月5日,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国自然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申请经验分享”的创新思维训练营。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黄议达同学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冯二虎同学分享了他们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中的实战经验与技巧。两位主讲人详细介绍了项目申报流程、项目书撰写以及会评答辩准备等内容,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申请指导。本次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研究生院、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研究生院朱彦彦老师主持。
吕晨昕:从极客到冠军再到极客创业者——技术,科研和生产力的探讨
3月12日,中心举办了主题为“从极客到冠军再到极客创业者——技术,科研和生产力的探讨”的创新思维训练营。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冠军获得者、海洋学院的吕晨昕同学分享了极客精神的本质、技术与科学研究的联系以及极客创业的经验。他通过自身的科研和创业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了技术、科研与生产力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了大家对科技创新和创业的热情。本次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研究生院、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
李鲍:微课程:人工智能学习工具
3月14日,中心举办了“人工智能助力学习系列”微课程“人工智能学习工具”。教学发展中心咨询师李鲍担任主讲,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如何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提升学习效果。他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应用策略并推荐了多款学习辅助工具。他强调,人工智能应当成为学习的助力工具,而非“偷懒工具”。本次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研究生院、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
朱弘恣:如何在大学阶段学好“程序设计”
3月19日,中心举办了主题为“如何在大学阶段学好‘程序设计’”的学习能力提升营。计算机学院的朱弘恣教授针对程序设计课程中的难点,特别是零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提供了深入的见解和实用策略。他强调了计算思维与程序设计的重要性,并分享了编程实践中的经验与技巧。本次活动由教学发展中心、共青团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联合举办。
培训项目
助教培训
2025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助教培训顺利完成,为教师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专业化支持。本学期培训通过分批(3月1日、3月2日、3月9日)展开,为助教参与培训提供了选择自由度,最终1105名助教通过培训,包括961名研究生普通助教和144名博士生TA。
SophX知识图谱专项课题培训会
3月19日,中心举办SophX知识图谱专项课题培训会。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模式,系统解析知识图谱工具的教育创新价值与应用路径,并开展全流程操作实训。师生在实操演练与互动答疑中掌握核心建图技能,为后续课程和专业知识图谱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教学学术
教学设计师颁证仪式
3月5日,中心举行2024年教学设计师颁证仪式,为10位教师颁发教学设计师资格证书,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的陈春丽老师作为教学设计师代表分享教学设计师培育项目经验。
教学设计类专项启动会
3月5日,中心举行2025年教学设计类专项启动会,18位获得2025春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专项立项的教师以及11位获得2025年教学设计师培育专项立项的教师参加,启动会包括专项推进节点及重点工作介绍、“借助AI进行教学创新”的的理论学习活动。
教学设计创新专项开题研讨
3月18日,中心举行2025春课程教学设计创新专项开题研讨活动,活动分为3个组别进行,共有18门课程参与开题,课程负责人着重汇报自己课程的教学设计创新思路与实施方案。
课程思政专项学习交流活动
3月12日,中心举办课程思政专项学习交流活动,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秦川申和航空航天学院胡士强做课程思政的经验分享。通过理论剖析、案例示范及实践研讨,为教师提供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教学融合策略等关键方法,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协同。
课程思政专项小组研讨
3月19至21日,中心举行2025春课程思政建设专项小组研讨,活动分为3个组别进行,共有19门课程的负责教师与8位专家积极参与,课程负责人着重汇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实施举措与评估方法等内容。
教学发展基金中期交流
3月1日至20日,中心举行6场2024年度教学发展基金中期交流研讨,50位立项教师及18位领域专家积极参与。立项教师就教学发展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研究难点与专家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交流合作
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025年春季学期工作会议
3月14日,上海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2024-2025年度第二次工作会议在同济大学召开,重点讨论第三届示范性本科课堂教学展示交流活动的推进。共12所上海高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及联盟工作联系人出席会议。会议由联盟秘书长、教学发展中心咨询师邢磊主持。
供稿:谢艳梅等
编辑:王竹筠
审核:孟佳
排版:罗兰